從零售跨界到建筑監理
一位監理人的破局之路
導語
今天,我們專訪深耕監理行業的專業尖兵——他憑借扎實的工程管理能力與嚴謹態度,主導完成多項建筑工程重點項目全過程管控,以卓越的風險預判和協調執行能力獲行業認可。接下來,一起聆聽他關于質量把控、進度統籌與現場管理的專業經驗。
介紹我們今天的優秀志成人
姓名:劉應斌
職位:總監理工程師
項目地:南京
他從家電銷售到建筑監理,用6年時間完成跨界蛻變,其核心邏輯在于“證書軟實力+現場實戰硬實力+黨建引領力”的三維構建。他的經歷印證:職場轉型無捷徑,深耕專業、錨定責任,終能在新領域刻下屬于自己的坐標。
人 物 采 訪
問 :您從零售行業轉行到建筑咨詢,初期最大的挑戰是什么?如何克服的?
答:轉行初期的核心挑戰是零專業基礎下的專業提升與價值實現。2017年通過面試進入志成股份后,我意識到必須快速學習積累建立專業知識體系。2018年利用業余時間考取省監理證書,2019年從工地資料員做起,全程跟檢學習,每天泡在現場項目上、看圖紙、下現場、問前輩,短短12個月就能獨當一面,逐步在團隊中找到定位。
問 :作為跨行從業者,您如何快速提升專業能力?考取了哪些關鍵證書?
答:41歲跨界確實有壓力,但“時間投入+系統學習”是唯一解法。2019年起,我報讀專業培訓機構,采用“教材精讀+真題刷練”模式,年均學習超800小時,常學到深夜。目前持有5項國家級證書:注冊監理工程師(土木建筑/交通運輸雙專業)、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、注冊咨詢工程師、注冊一級建造師,另獲中級經濟師、中級工程師職稱。疫情期停考那年,我仍保持日均3小時學習,為復考蓄力。
問:監理工作中如何平衡質量、進度與成本?能否分享具體案例?
答: 在監理工作中,平衡質量、進度和成本是核心挑戰,俗稱項目管理的“鐵三角”。三者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系統性思維和動態的調整,具體來說就是要明確優先級和目標,做到事前控制,在過程中動態管控,遇到沖突積極協同各方友好解決,并進行風險預測和采取有效的過程預防措施。
2023年南京六合項目中,我任總監第5天驗收筏板鋼筋時,發現間距過大、且綁扎不符合要求。施工方因春節臨近急著趕工期,我堅持“當晚整改+晨間復驗”:通過2小時緊急調筋,次日6:30一次通過驗收,7:30準時筏板基礎澆筑,既消除質量隱患,又協調好工期進度。
問:作為黨務工作者,如何推動黨建與監理業務融合?
答: 2021年5月正式成為中共黨員。2024年5月接任公司黨支部秘書時,雖心懷激動卻因經驗不足倍感壓力,期間多次向支部書記及黨支委同志請教,逐步明晰工作方向。
在日常監理業務工作中,為了將黨建工作與監理業務結合,我做到以下幾點:
思想引領:強化政治意識與責任擔當,強調監理工作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的主人公精神。
組織建設:打造紅色監理團隊,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,涉及到關鍵隱蔽工程驗收、危大工程的驗收必黨員參加。
制度融合:構建“黨建+監理”標準化體系,將廉潔要求切入到監理流程,日常以身作則不參加施工單位及個人的宴請。
問:勞動節之際,想對一線監理人員說些什么?
答:監理工作是技術、體力與心力的三重考驗——我們常被誤解為“找茬者”,卻用規范守護安全底線。每一次的堅守,都是職業價值的體現。
向所有用專業詮釋擔當的一線同仁致敬!